國慶假期結束后,國內煤炭市場在大煤企上調長協價格、港口調進受限、進口煤政策收緊、冬儲集中備貨即將開啟等諸多利好因素的支撐下看漲情緒高漲,短期煤價上漲動能快速釋放,日指數單日漲幅在5元以上,賣方按照指數上浮3-15元不等的上浮銷售策略還盤,實際交易價格節節攀升。從目前的港口及需求側的以下現狀來看,供需關系并非異常緊張,促進煤價上漲的利好被提前透支,后續動能將有所減弱。
一、日耗明顯減少、需求動力不足。
10月上旬下游電廠耗煤量減少,六大電力集團沿海主要電廠日耗同比大幅減少,秦皇島煤炭網數據顯示,1日-11日電廠日均耗煤51.7萬噸,同比減少15.5萬噸(如圖1)。分析認為主要由以下因素導致:1、去年秋老虎支撐居民用電負荷較高,而今年受臺風帶來冷空氣影響,秋季氣溫偏低,居民制冷用電驟減。2、今年水電充足,數據顯示1-8月份水電發電7159億千瓦時,同比增加4.7%。3、貿易戰升級,東南沿海出口及外貿需求減少,工業用電不客觀,10月上旬日耗走勢詳見下圖。后續,短期在居民用電偏弱、貿易戰升級的背景下,電煤消費在迎峰度冬來臨前難有較大起色。
二、北方港錨地船舶快速減少,短期北方港拉運動力不足。
10月1日-11日北方港錨地船舶日均126艘次,較去年減少39艘次,拉運動力較去年明顯減弱(如圖2)。截至11日,錨地船合計僅有141艘次,除去黃驊港的62艘次,其余港口總數不足80艘,曹妃甸、京唐港地區的錨地船舶幾近減半。伴隨著錨地船舶的減少,辦手續船舶數量將不足,如若沒有拉運需求的集中釋放,北方港口空泊現象可能逐步增多。
三、北方港場存較去年同期明顯偏高,供應缺口不大。
受大秦線秋季集中修影響沿線及終端港口日均集港20萬噸以上,導致秦皇島港場存急速下降,11日跌破500萬噸,較1日下降120萬噸以上。唐、曹、滄州地區場存較為穩定,曹妃甸地區較檢修前基本持平,唐山地區下降僅20萬噸左右,場存快速、大幅下降只是局部現象。目前,北方港存煤總量合計高達2137.2萬噸,較1日下跌161萬噸,10月上旬北方港裝煤錨地船舶數量走勢如圖3,總場存較去年同期高出390萬噸以上。面對不高的日耗及船舶拉運需求,用煤高峰來臨前港口側供應壓力不大,且后續隨著檢修的結束,北方港資源集港將恢復性增長。
綜合以上因素來看,在需求不高、場存不低的供需環境下,支持煤價上漲的利好因素被提前放大并存在透支風險,煤價繼續大幅提漲存在阻力,漲幅可能逐步收窄。隨著價格走至高位,逐漸觸及電廠接受度的上限,在低耗能、高庫存的籌碼下,可能放緩采購;當價格漲至賣方的心理價位后,兌現短期利潤、獲利出局的心態將逐步增強,出貨也將有所增多,這也將對煤價的上漲形成有效抑制,加速滯漲、甚至企穩的進程。來源:秦皇島煤炭網
上一條:中國今年或再度啟動進口煤限制措施
下一條:煤炭未來發展四大趨勢分析